010-57804780

“小”法务也要有“大”思维!

2017-10-16 10:34:44
首页 | 法治力案例 | 详情

法律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当踏进法学院的那刻,我不会怪你脑海种呈现出憧憬着在法庭上身着律师袍唇枪舌剑、身着制服代表国家权力惩治犯罪的正义凌然,因为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立志。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法律也是一门让你产生无数幻想的学科:唇枪舌战的律师、定纷止争的法官、正义凛然的检察官……


真正接受了系统的法学教育后,一旦踏进社会、寻求法律职业时,所有的梦想都成了幻想,你的择业之路未必是康庄大道,考公大军把你挤下了独木桥、律师助理接近最低工资标准的薪水让你望而却步,如此看来,公司法务似乎是一条不错的道路,但是依然布满了荆棘:


不少法务人员吐槽这份工作吃力不讨好,工作量大、风险高、容易得罪人、更容易背黑锅。实事求是地讲,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业务为王,小小的法务人员只是众人眼中提供辅助工作的“服务者”,并没有什么光环可言;但对于法务人员来说,偶尔抛开法条、抛开条款,换一颗“大一点”的心、换一个“大一点”的思维模式,重新看待这份不太讨喜的“挑刺”工作,或许也能峰回路转,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


思维一:不存在没风险的交易,谈得拢的买卖常常靠妥协。


作为一个内部法务人员,当你发现一份合同风险较大、“不太划算”时,不妨先克制自己立刻说“No”的冲动,换个角度思考:这份合同已经经过了甲乙双方的谈判,即使业务人员没有丰富的法律知识,但对合同本身的风险和收益一定是有理性判断的,一些合同在送审到法务部门前甚至已经请示过部门主管甚至高层领导,这时不要单纯的认为只有自己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很可能这个问题“地球人都知道了”。你看得到的是合同瑕疵,看不到的是谈判背景,或许这一单是一系列重要合作的开端,或是这一单决定着一个部门的存亡,此时如果照本宣科、搬出法条并莽撞地提出反对意见,不仅不能彰显自己的法律功底,反而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绊脚石”,得罪人而不自知。


法务人员此时可以先放下白纸黑字的合同,适当了解这单业务的背景和意义,综合分析风险条款形成的原因是业务员疏忽还是公司不得已的妥协,以及风险发生的实际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数额。待到完成上述分析和判断后,尽量酝酿2个以上不同的修改方案向业务部门阐述自己的分析。


法务要做到的并不是避免风险,而是发现风险、管控风险。法务并不是交易推进的最终决策者,而是将风险和管控风险的方法呈送给业务负责人,由业务负责人决定是否愿意承担风险、继续推进交易。


要知道,只要是交易就会存在不确定性,竭力的回避自己一方的风险,很可能会拒客户于千里之外。对于一个公司而言,提高经济效益是最核心的任务,因此,法务人员的首要目标应当是“促成”和“护航”。每一份合同都是“戴着镣铐的舞蹈”,乐观的看,并不是每一个潜在的风险都会演变到不可收拾或对簿公堂,没有必要太嫌弃风险。内部法务要成为“桥两侧的栏杆”,而不做“桥头的门禁”:“桥两侧的栏杆”能为行人和车辆带来安全感,而“桥头的门禁”会让每一次通行变成恼人的麻烦。


思维二:春江水暖鸭先知,合同背后潜藏着海量信息。


内部法务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知识分析、处理、规避公司在业务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审查各类合同是内部法务最常见的工作任务。合同条款看似枯燥,但海量的合同里往往潜藏着公司的“大数据”。


对于能够接触到大量业务合同的法务人员来说,或许可以时常跳到合同条款之外,换一个更加“立体化”的思维模式:横向的分析,公司目前哪种业务效益最好?哪类业务最赚钱?纵向的分析,公司近几年发展趋势如何?哪种业务是后起之秀?哪种业务正在走下坡路?


每种工作,无论单调与否、高端与否,都有其层次之分:基础是“完成”,再进一步是“优化”,再走一步是“前瞻”,之后是“规划”,再后面就是“服务更高决策”。内部法务的工作有其繁重枯燥的一面,但同时也是一项可以接触大量信息的工作,这一点鲜有岗位能够媲美。假使能够充分挖掘和分析这些信息,说不定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发挥更大的价值,收获更多的机遇。


思维三:有时不刻意追求完美反而更容易接近完美。


法律工作是没有止境的,合同永远都存在更好的表达形式,文本也永远都能做得更加精美。法律人最大的优点是严谨,最可能造成不合群的特点是太严谨。不少法务人员看到一份合同里行间距不美观、字号不一致、段首缩进不合理都忍不住想要修改一番。


有人可能要说,认真难道有错吗?认真当然没有错,但是不合时宜的认真会演变成较真,太较真就可能是错。比如,一份合同对方公司已经完成签章,现在只要我方签了字盖了章,合同就能成立,这时你看到对方拟的合同在文稿编辑上不够精细,追求完美的你要不要提出来呢?笔者的建议是,抓大放小,对于马上就能生效的合同,只看重点条款内容有无问题,至于那些不完美的细节就不要苛求了。


这是因为此刻合同已经走到最后一步,再因小细节寄回修改,不仅没有实质意义,还可能夜长梦多、节外生枝,搞不好合同有去无回,岂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法务人员对公司最大的价值在于对法律知识的把握和运用,对法律以外细节的过度执着,反而容易遮蔽法律人原本闪耀着的光芒。


思维四:做一名归集经营资源的法务


做为外部律师,若单纯从收入定义成功,前提必须具备专业、人圈、商圈,可以精炼的理解成资源的归集,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你就可能是二八定律中那个弱势者。同样,做一名公司法务,也要做到资源归集管理,实现借力打力。自身专业不过硬,所有都沦为空谈,你生存的空间只会愈来愈小。就人圈来说,它涵盖公司内外,内部的业务人脉资源不可小觑,它可以给你提供了解业务、熟悉业务、深入业务、融入业务的最佳捷径,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只会滞缓你的工作。


外部人脉资源对你的帮助作用毋庸赘言,它能够助你迅速的扩大资源的覆盖领地,实现有交集圈的最大整合。商圈能够让你立足所在公司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及时洞察行业的发展动态,法律始终滞后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商圈能够弥补法律滞后的短板,即使你成不了资深的业务专家,但你能够及时的回应业务基于行业最新发展提出的法律专业咨询。面对内外这些资源,作为公司法务的你,若走出去归集并经营,你将受益无穷,若无视放置,你始终只会认为它对法律专业毫无裨益。


思维五:要有自己独有的业务理解习惯


公司法务不同于外部律师,前者无时不刻在接触公司内部组织的业务人员,他们从不轻易说不能,而乐于接受这个风险的规避方式有几种可供选择,哪个更契合业务模式和商务需求,这样的公司法务一直伴随公司业务创新发展而不断探索、适应,直至不可替代。成熟的公司法务工作开展是以公司的业务单元模块为基础,落实到人、各司其职,每个法务所对接的业务板块不同,自然要形成自己独有的业务理解习惯和工作开展方式。


一法在这里仅做简单列举:


(一)对接人事、行政等职能板块:做好这块法务工作,你就要把自己当成万金油,以一种灭火器的姿态随时待命。这块业务繁杂无章,鸡毛蒜皮的事情应接不暇,但却更贴近生活实际,要做到生活经验和法律知识的完美契合,对于刚踏进职场的法务小白,既要磨平法律职业憧憬和现实境况的落差,也要放下身段去积累经验。处理具体事务时,要学会逆向思维,懂得运用非常规方法化解纠纷争议。


(二)供应链模块:做好供应链法务工作,即使是甲方地位,也不能傲气十足,完全强势压倒对方;也不因作为乙方而卑躬屈膝,听之任之。核心是理解甲方地位和乙方需求的完美契合点,这种契合虽然是一个时间点,但要卡准这个时间点,则需要过程的博弈,其中包括了商务谈判、利益平衡、合理让步、底线坚守等诸多环节,参与业务工作,就要做到本身角色和化身商务人员角色的自由切换,从利益角度去思考法律问题,从商务合作角度去规避法律风险。


公司法务始终是商务和律师的同体。在此不再一一枚举,只有可供参考的工作模式,没有可复制的工作方法,每个具体的业务开展都基于未来不可预测的社会环境。整体而言,实体企业业务深入易于金融行业,前者诸多事例都可在生活中寻找可供参考的模型,后者则充满了不可知的创新性,金融创新胜于任何领域的创新,科技有规律可循,金融创新无时刻不游走于法律监管和灰色地带,所以金融企业法务工作难度更高,在业务浸润层面,法务人员要补足知识、经验实操等诸多环节的短板。


各位职场老人和小白们,既然选择了公司法务,不管是口口声声称是自愿的还是确实是自愿的,哭着也要走到底,因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从来没有把你摘出去,我们干嘛自怨自艾呢?何不走的洒脱些,记住:你是商人、亦是律师,只要能做到没几个人能像你一样自由切换,这就是你的价值。


更多精彩文章请扫二维码关注:

课程定制 课程特惠 公司愿景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CopyRight© 一法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58371号
地址:北京朝阳区广渠路21号金海商富中心B座705
电话:010-5780 4780
网址:www.thefirst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