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首次发文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是在2017年9月25日发布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中体现的。该《意见》,从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等10方面,提出29条指导意见。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就必须推进全面依法治企。广大企业内部的广大员工,特别是与之密切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如法律人员、合规人员、一直在或多或少地分享着这种“正向激励”。同时,随着最近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爆发,愈发突出在企业内部推行法治与合规的重要性。企业家带头守法、合规经营的精神内核,成为考验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火墙。
著名的欧洲管理大师马利克曾说过,对于现代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组织形式——无论是公司还是非营利组织,我们能为其管理问题提供圆满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法律途径”或“规章制度”。法律途径和规章制度,均指向了同一个词语:法治与合规。
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就是愿意创新、敢于创新,且有机会创新。对要在创新中探索“无人区”的企业家而言,法治与合规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与遵循。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为企业的市场活动建章立制,是从宏观法治层面来营造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外部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契约精神主导市场交易,才能滋养健康的企业家精神。
对于企业内部,马利克同时强调,(企业)法治思想的第一个原则:即使某些人做出了丰功伟绩,产生了广泛影响,企业的兴衰也不应简单地由某个人来决定。今天,支撑起中国无数企业治理框架的,正是企业日趋成熟的、有利于企业良性治理的内部规章制度。这些内部规则,由外部法律法规和内部经营管理行为结合而来,对企业内部的全体人员均产生约束力。内部法治,既能提高企业家经营管理的效率、激励企业家,也能保护企业家。企业脱离特定的领军人也能平稳发展,这样的企业才是成功的企业。这样的企业高管,才真正是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
卢梭曾说过,“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企业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具备法治思维的人。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炫目的人格特征。企业法治的基础是实践,而实践便需要具备正确理念的个人。从企业诞生起草股东合作协议及公司章程那一刻开始,法治的理念与实践便应贯穿其中。其间,企业不断发展,进行投资并购,乃至发行股票上市,除了企业家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具备法治思维的专业人员来助推完成。最后,公司如果发展不顺,退出市场,进行破产清算,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依法予以实施。
从企业发展的阶段进程,企业法治的实现,除了需要企业家身体力行以外,还需要懂得法治理论、运用法治工具的专业人员的帮助。从企业运行的具体内容,企业的法治同样需要企业中的专业人员来将之付诸实践。
首先,企业内部的权力制约与权力分配需要法治。这体现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三会”的设立与运作要依法实施。公司内部治理,要合乎法律法规。其次,企业内部需要“良法之治”。用于协调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关系的内部规章制度,要合法、合理、和谐与可操作。用于协调企业与上下游合作厂商的合同或项目,要合法、合理。用于协调企业与同行之间的竞争手段,要合法、合商业道德。良法之治体现为良好的规章制度、良好的合作关系、良好的竞争关系。最后,企业需要全体员工,包括企业家自己,对法(含内部规章制度)的尊重、认同和接受,形成法治文化。
企业内专业人员是企业法治实践的重要施行者。这样的人员,主要是指企业聘请的法律和合规人员。在新时代法治国家环境下,企业法治实施人员(指企业聘请的内、外部法律顾问及企业合规人员)的地位和价值正变得比以前任何时刻都更加重要。他们正成为企业家身边不可或缺的人员。正如香港李嘉诚先生曾说的那样:“没有律师的意见,我不敢在合同上签字。离开了律师,我什么也做不了!”
企业内承担法治实施的主体之一:具有商业思维的法务人员
2016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中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
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离不开法律顾问(法务)的帮助。当今市场环境下,法务为企业能做的是,已远不止打官司、审合同,做项目那么简单。
事实上,国内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曾规定,法律顾问可以协助企业正确执行法律、法规;对企业重大决策提出法律、合规意见;起草和审核企业各类合同,参加合同签署谈判;参与企业投资、并购、合并、资产转让、招投标、改制等;办理企业工商登记事务;处理企业商标、专利、商业秘密保护等事务;代理企业的诉讼或仲裁案件;负责外聘律师的选择、考核等工作。
位于美国的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也将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分成公司治理、合规管理、合同管理、投融资、知识产权、财税法、劳动用工及诉讼仲裁等八大块。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法治的深化,法务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对法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法务,要发挥价值,帮助企业实现法治,助推企业家精神落地,首先便要通盘熟悉企业的业务。正如华为任正非先生所说,“管理风险的人要懂得规则,更要懂业务,要负责把规则转化为业务行动,并监督落实”。
一名优秀的法务,不仅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对企业的各项具体业务如数家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熟悉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战略,才能知晓企业的风险所在,才能选择在最合适的时间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企业家需要远见,作为企业法治的助推者之一,企业法务人员除了要具备法治思维,也需要商业战略思维。这样的法务人员,与企业家同行,才能帮企业家走得更远。
企业内承担法治实施的主体之二: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合规人员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合规风险被不少跨国企业视为头号风险。健全的合规管理成为企业的金名片。相反地,频繁爆出的企业合规事故,却成为困扰企业家的重症,阻碍企业家精神得以落地的绊脚石。例如知名的百度公司,就曾屡遭不合规事件的冲击,导致股价下跌、网民谴责的尴尬处境?其创始人个人声誉也因此受累。
企业要实现法治,企业家精神要得以施行,除了要配备有力的法务人员支持外,还必须配备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的合规人员。遵守商业道德是绝大多数企业家的本意。谷歌公司的企业文化里以“不作恶”闻名。然而,企业家的出发点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将法治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却遇上了难题。
企业家必须借助专业的合规人员,才能应付日渐增多的企业合规问题。这是不断变化的法律与商业环境使然,也是企业家个人能力终归有限的体现。一名合格的企业法治实施人员,不仅要帮助企业家将法治思维融入管理之中,还要帮助企业家将责任意识植入经营之中。前者非具备商业战略思维的法务人员莫属,后者则非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的合规人员莫属。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曾说过,企业家精神的顶峰是实现理想与社会责任。可见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意义。企业不但要合规,而且要关注社会责任,两者的内涵其实是高度一致的。企业家应具备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企业法治的助推者之二,企业合规人员除了要具备合规思维,也需要社会责任意识。这样的合规人员,与企业家同行,才能帮企业家走得更稳。
因此,推动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关键要有一群运用法治思维、法治工具、法治文化来付诸实践的人。企业家前行,需要具备商业战略思维的法务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合规与之同行。
那么,如何将具有商业思维的法务与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的合规有机结合起来呢?这是广大法务、合规、企业风控人员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在这方面,中央企业无疑是走在前面的。央、国企在依法治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也为加快企业法治建设进程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路径指引。在该制度的指引下,不仅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而且可进一步把企业中存在的法治力量、法治人员、法治工具等集中起来,将原来负责公司治理、法务管理、合规管理、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甚至是内部审计等部门职责和人员,尝试全部统筹起来。
其中一个思路,就是在2021年5月国资委举办的“法治央企建设媒体通气会”上,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不少中央企业正探索构建“法治框架下的法律、合规、风险、内控协同运作机制”,着力打造“法律合规大风控管理体系”。
“法律合规大风控管理体系”,这个提法是一个创新的提法,一个内涵丰富的提法,它是对法务、合规、内控和风险一体化管理的有益尝试,也隐含着未来风控一体化的一种趋势。
为此,为进一步厘清法务、合规、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区分其各自侧重点,强化整体的协同机制和统筹能力,一法网继续组织资深专家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在刚结束西安班之后,应广大学员要求,立即推出国内唯一一个由一位老师主讲的经典课程——《法律合规大风控管理体系构建暨法务合规内控风险一体化管理高级研修班(广州站)。在综合前7期精华的基础上,课程再次优化升级。
课程推荐:《法律合规大风控管理体系构建高级研修班》(广州,8.28-29)
法务管理价值观及最佳运作要点与合规管理的原理及体系建设
7.法务工作手段与用管理方法提升法律问题解决的示例
12.合规风险评估、合规应对机制与合规管理手册编制
6.法务、合规、内控与风险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9. 实践中法务、合规、内控与风险一体化管理的几种尝试
11.法律合规大风控管理体系建设过程的难点与重点及其成果清单
12.法律合规大风控管理体系工作的最终价值观:效率、合规与风控并行
3. 获得与优秀同行进行线下交流、专业探讨的机会。
(含资料费、场地费、授课费、午餐费等,不含差旅住宿费)
现任职务: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大学全球高端法商人才计划未来领袖授课专家,大连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等。
职业资格:律师,仲裁员,高级经济师,同时拥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企业管理咨询师资格、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等。
职业经历: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前后18年企业法律工作经验。其中,8年企业法务经历,曾任中国100强集团法务总监,获ALB2016中国最佳企业总法律顾问称号;3年法律创业经历,系知名法务教育平台(一法网)的创始人;7年执业律师经历,现任德衡律师集团副总裁。
学术成果:著有《公司法务部》(法律出版社)、《法务之道》(中国法制出版社)、《合规管理十论》(内部出版)。在合规管理体系建设领域,陶律师创建“DHH合规内控风险一体化建设五环模型”。
服务客户:中广核新能源、中国新时代、中国兵器、中国纸业、中交规院、河钢集团、泰康健投、京煤集团、长城汽车、北京供销社、北京昌平国资委、北京建工、北京地铁、上海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潍柴集团、华为、中兴通讯、上海铁路局、上海杨浦国资委、青岛地铁、青岛港、银川建发、华润集团、国网江西电力、桂林交投、深圳投资控股、深圳航空、聊城信发、甘肃地矿、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网络学院、上海海关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法学院等。